城址参观路线的规划需要结合游戏内的地理特征、资源分布以及战略要点。优先选择靠近橡胶资源点或石油产区的城址,这类区域通常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,能为后期军事发展提供稳定支持。城址应避开地图边缘或孤立区域,选择交通枢纽或盟友密集区,便于快速集结部队或获得支援。游戏初期建议将主城与分城控制在3-5格距离内,既能分散风险,又能实现资源互补。
若军团成员集中分布于同一战区,可将核心城市改造为军团城市,依托商业区共享资源,并通过军需部调配补给。此类城址通常需要临近关键战役点,例如跨区域桥梁、隘口或港口,以便控制战场节奏。需高等级城市需匹配相应战力,盲目升级首都而忽视防御建设易成为敌对玩家的首要攻击目标。
对于单人玩家,野地资源的抢占是城址规划的重要环节。优先占领橡胶与钢铁资源点,并派遣后勤属性50以上的军官驻守以提升采集效率。野地布局应与主城形成扇形或环形防御圈,避免战线过长。侦察机的持续巡逻可提前预警敌方动向,建议在资源点周边部署至少2000架侦察机,防止初期被掠夺。
后期城址调整需围绕制空权与火炮集群展开。失去制空权的城市易被战略轰炸机摧毁,因此需在核心城市周边建设防空炮阵地。火炮部队的射程优势可覆盖多个城市,建议将M40或41式高射炮部署于丘陵或高地地形。若资源允许,可在前线城市建造临时机场,缩短空军支援响应时间。
城址参观路线的动态调整是获胜关键。根据战场局势,可通过迁城计划道具转移核心城市位置,或利用流言传单降低敌方城市民心以加速占领。游戏内主线任务提供的资源奖励可辅助城址扩建,但需避免过度依赖任务导致防御空虚。最终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城址网络实现资源、兵力与战术的全面协同。